鸽毛滴虫病

更新时间:2024-04-14 阅读次数:0

鸽毛滴虫病又称口腔溃疡,亦称为"鸽癀"。是常见的鸽病之一,病原是禽毛滴虫。最常见的特征变化是口腔和咽喉黏膜形成粗糙钮扣状的黄色沉着物;湿润者,称为湿性溃疡;呈干酪样或痂块状则称为干性溃疡。脐部感染时,皮下形成肿块,呈干酪样或溃疡性病变;波及内脏器官时,便引起黄色粗糙界线明显的干酪样病灶,结果导致实质器官组织坏死。病鸽因口腔溃疡而妨害采食,在幼鸽和生长期鸽中可引起很高的死亡率。


鸽毛滴虫病

目前大约20%的野鸽和60%以上的家鸽都是本病的带虫者。这些鸽子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,但能不断地感染新鸽群。这样就使得本病在鸽群中连绵不断。由于许多成鸽是无症养状的带虫者,它们常是其他鸽子,特别是乳鸽的传染源。因而消灭成鸽体内的病原就是预防和控制本病的重要途径。往往由于雏鸽吞咽亲鸽嗉囊中的鸽乳而直接遭受传染;成年鸽在婚恋接吻时受到感染,这是一种特有的禽类疾病传染途径。

鸽毛滴虫病主要是接触性感染,在一些成鸽的口腔和咽喉黏膜上可见到针头大小的病灶,这就是毛滴虫的聚积物,也就是传播本病的传染源。因而2-5周龄的乳鸽、童鸽发生本病最为多见,且病情亦较严重。

鸽毛滴虫病病原是属鞭毛亚门,动鞭毛纲,多鞭毛目,毛滴虫科,毛滴虫属的禽毛滴虫(Trichmonas gallinae)。禽毛滴虫虫体呈瓜子形或梨形,大小为5~9μm ×2~9 μm,虫体前端有毛基体伸出4根鞭毛,使虫体可迅速移动。虫体中央有一根细长的轴柱自前向后伸延至虫体后缘之外。在虫体的一侧有波动膜,其起始于虫体的前端,终止于虫体稍后方虫体前部有1椭圆形的核,虫体前部与波动膜相对,一侧有胞口。虫体凭借在体液中作螺旋式运动,以分裂方式增殖,约4 h便可增殖一世代。在姬姆萨染色标本中,虫体原生质呈淡蓝色,细胞核和毛基体呈红色,鞭毛呈暗红色或黑色,轴柱颜色浅于原生质。禽毛滴虫寄生于肉鸽口腔、鼻腔、咽、食道和嗉囊的粘膜表层,以二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,以粘液、粘膜碎片、微生物、红细胞等为食物,经胞口摄人体内,或以内渗方式吸收营养。虫体在外界环境中抵抗力不强,2O℃ ~25℃条件下,在采集的病料中可存活3~7天。虫体对高温和消毒药抵抗力很弱,在4"C~8"C冰箱中可存活14~18天,在55℃ 时经2分钟死亡;常用消毒药,如3%~5%火碱液、石灰乳、来苏水等均能很快杀死虫体。对外界抵抗力不强,在20-30 ℃温度下的生理盐水中经过3-4 h便死亡。

鸽毛滴虫病的主要感染途径是经口感染。虫体最常寄生和损害的部位是消化道。患鸽的口腔溃疡灶是毛滴虫的聚居点,唾液中也有大量的活虫体;患鸽和带虫鸽都是感染源。虫体通过饮水、饲料、伤口及未闭合的脐环等途径都可感染鸽只。成鸽可通过互相接吻或通过“鸽乳”哺育幼鸽时,把虫体直接传递给同伴或自己的后代。其他疾病的感染和应激因素可成为本病的诱因。

  • 本期排行
  • 本周排行
  • 本月排行
  • 如今已是夏季,正是雨水充沛的时候,雨水的冲刷会将地面上的脏东西聚集到一起。如果鸽子在喝水的时候,饮用了含有脏东西,以及各种细菌的水,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疾病,紧接着出现呕吐的现象,夏季也是疾病的高发季节,为了能提前做好准备措施,我们必须要了解鸽子呕吐最简单治疗方法是什么。 俗话说,水多则尿则痢。正是因为夏天的气温太高了,所以鸽子只能不断地喝水来补充身体丧失的水分,再加上高温的出现会让细菌迅速繁

  • 鸽子是我们平时经常看到的鸟类,大多数它们是被用作比赛或者传递消息,今日鸽子也上了我们的餐桌之上,并且在一些大型城市中有取代鸡肉的趋势,所以很多人大量养殖这种鸽子,那么许多刚接触鸽子并不懂怎么养鸽子,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鸽子如果繁育怎么办,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就是鸽子下蛋前的表现,让大家明白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做。 有以下这些特征都是雌鸽子下蛋前的表现 1、雄鸽总是追赶着并不时的啄雌鸽称之为赶

  • 鸽毛滴虫病又称口腔溃疡,亦称为"鸽癀"。是常见的鸽病之一,病原是禽毛滴虫。最常见的特征变化是口腔和咽喉黏膜形成粗糙钮扣状的黄色沉着物;湿润者,称为湿性溃疡;呈干酪样或痂块状则称为干性溃疡。脐部感染时,皮下形成肿块,呈干酪样或溃疡性病变;波及内脏器官时,便引起黄色粗糙界线明显的干酪样病灶,结果导致实质器官组织坏死。病鸽因口腔溃疡而妨害采食,在幼鸽和生长期鸽中可引起很高的死亡率。